目录名称:规划计划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28日 2021年7月28日 文号:
效用状态:有效

吉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前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加快建设气象强国和加快推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期。根据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指导,吉林省气象局编制了《吉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本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吉林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作为“十四五”时期全省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

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期间吉林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在中国气象局和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气象部门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气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气象保障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取得显著成效。

1.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

面向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实现重大气象灾害测得出、报得准,信息发得出、用得好,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保障,避免和减轻了灾害损失。“十三五”期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仅为“十二五”期间的1/10左右、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由2%左右下降至1%左右。建成省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0%,较“十二五”提高2%。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为各行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平均满意度为90.7分,较“十二五”提高1分。突出做好国家粮食安全气象服务保障,为全省粮食产量保持700亿斤以上提供了坚实保障。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明显提升,年均增雨(雪)量提高了20%,防雹面积实现重点经济作物区域全覆盖,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运行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构建了覆盖森林、湿地、草地、农田等生态功能区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提供了陆地植被、重点生态保护区等系列生态气象评价产品,生态气象服务产品增加50%

2.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综合气象监测体系基本实现业务现代化。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全面实现自动化,区域站乡镇覆盖率达100%。业务稳定运行能力显著增强,数据传输率和可用性达98%以上。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实现多元数据从采集到应用的全程质控。预报预测能力显著提升。建立了无缝隙精细化的预报业务体系和智能网格预报技术体系,实现了从站点落区到数字格点的跨越。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时间分辨率由3小时提高至1小时,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由20分钟提高到42分钟,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准确率分别提高3.7%4.7%。暴雨预报质量居全国首位,连续三届全国预报技能竞赛位列前十。气象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构建了集约、高效、标准化的气象信息业务,建立了气象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池、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和“天镜”系统。形成了开放安全、普惠共享的气象大数据环境,与多部门实现了数据双向共享。网络带宽提高3倍以上,网络安全能力大幅度提升。高性能计算机运算速率稳定在30万亿次。人工影响天气能力进一步加强,建成现代化作业指挥系统和4万平方公里效果检验试验区,新建和改建标准化地面作业站321个。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业务用房总面积增长1.12万平方米,土地面积增长6.48万平方米,完成气象现代化改造的台站占比提高22%

3.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4项,气象科技贡献率达89.75%。建设了云物理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和王会军院士工作站。新获批的长白山气象与气候变化”省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获得中国气象局省所评估第一名强化党管人才,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新增正高级专家20人、省高级专家1人、省政府津贴专家2人、省拔尖创新人才5人,组建创新团队2个。全省气象职工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5%,较“十二五”提高6%。与“十二五”相比,省局党组管理的处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下降0.43岁,研究生以上学历提高11.9%

4.气象改革发展持续深入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全面清理规范全省气象行政审批事项和中介服务事项,优化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实现管办分离、事企分开,全面开放防雷检测市场。成立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强化防雷减灾技术支撑。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建立了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管理和服务模式,建立完善了气象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印发了促进专业气象服务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气象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13项服务工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进一步推进了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和地方事业单位改革。气象法治建设成效显著。颁布实施1部条例和1部政府规章,修订3部气象地方性法规;出台4部社会管理规范性文件,发布实施各类标准25

5.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气象系统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制定相关制度18个。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四风”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组建率达100%。创建全国文明单位7个、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小家)5个、全国工人先锋号和巾帼文明岗各1个、全省模范职工之家(小家)14个,气象部门保持省级文明行业称号。

(二)差距和不足

“十三五”时期,我省气象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气象保障重大发展战略能力不足。气象服务支撑能力有待提升,气象服务的内容、针对性、供给方式与需求仍存在差距。气象保障粮食安全能力仍需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飞机作业能力和地面作业自动化程度都亟需提高。气象保障全省生态良好的服务能力仍有较大不足。二是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短板。综合气象观测数据应用程度不高;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业务能力相对薄弱信息新技术融合应用能力有待提升。气象预报业务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区域数值预报模式支撑能力、海洋气象预报和突发致灾天气智能化预警能力、预报预测精准化和客观化的技术支撑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台站基础设施不能完全满足气象现代化需求。三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对外开放活力不足,科研平台效益发挥不充分,科研与业务结合的创新合力未完全形成。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与事业发展要求仍有差距,高层次领军人才仍然紧缺,人才保障能力亟待进一步加强。四是气象改革仍需继续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深入。气象管理体制机制仍需健全。气象“放管服”改革力度仍需加强。五是全面从严治党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仍存在不足。气象文化建设不够丰富。

(三)“十四五”期间吉林气象发展面临的形势

新时代气象事业发展对吉林气象提出新使命。“十四五”时期,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气象强国建设。在推进过程,吉林气象事业发展势必将发生重大变革,这需要我们紧扣发展脉搏,直面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努力为气象强国建设贡献吉林力量。

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新目标。“十四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时期,吉林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势必对气象提出新目标。吉林气象发展要主动融入、主动作为,构建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夯实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好气象保障。

吉林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气象保障提出新需求。“十四五”时期,围绕东北平原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我省将发挥自身优势,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吉林气象发展必须加快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乡村振兴气象基础支撑,在保障实施“十大工程”、保障粮食产量迈上800亿斤新台阶、保护和利用黑土地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美丽吉林建设和民生福祉提高气象服务提出新课题。“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建设生态大省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吉林气象发展必须围绕美丽吉林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构建完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发挥生态文明气象保障作用,提高服务供给能力,努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服务保障。

气象强省建设对气象治理体系提出新任务。“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吉林气象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给深化气象改革、增强气象科技发展动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等治理体系建设带来新任务。吉林气象发展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建设气象强省为目标,以推动吉林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紧紧围绕吉林“三个五”战略、中东西“三大板块”协调发展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等重大战略部署,着力构建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预报、监测和治理体系提高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国家战略实施和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气象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人民。坚持服务国家、服务吉林、服务人民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我省气象部门有效落实,推动吉林气象与地方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为实现吉林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人才在事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坚持深化改革,依法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气象改革,发挥好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加快完善适应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的体制机制。不断加强气象法治建设,着力激发吉林气象事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全面推进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系统观念,协调发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定不移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围绕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提出的新需求,不断提升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和水平提升气象业务和服务质量效益,推进气象事业协调发展。

坚持开放合作,共享发展。深化气象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度融入吉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加强与国内外气象相关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省内相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合作,促进气象信息服务与社会服务资源共享应用,形成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工作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气象强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科技创新、气象服务、气象预报、气象监测和气象治理体系,基本建成区域气象防灾减灾中心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夯实,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作用明显增强,气象保障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更有成效。吉林气象整体实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农业现代化气象保障能力和人工影响天气综合能力全国领先

——建成开放协同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科研和业务的融合不断深化,研究型业务建设初见成效,气象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显著进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科技对气象现代化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人才成长环境更加优化,干部和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

——建成精细智慧的气象服务体系。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夯实,气象在赋能吉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用显著增强。

——建成精准智能的气象预报体系。数值模式应用业务进一步发展精准预报预测能力有效提升,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网格预报时空分辨率明显提高,无缝隙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不断完善

——建成精密连续的气象监测体系。陆海空天一体化的综合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推进以大数据为中心的业务应用体系和以“云+端”为模式的业务技术体系建设,推动信息技术融合应用。

——建成规范有序的气象治理体系。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气象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气象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完善,气象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开放合作交流不断扩大,气象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十四五”时期吉林气象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类别

主要指标

现状值

目标值

1

气象综合观测

综合气象观测数据业务可用性(%

95

96

2

陆地气象监测分辨率(公里)

11

10

3

气象灾害监测率(分)

74.5

80

4

气象预报预警

24小时晴雨网格预报准确率(%

89

90

5

24小时气温网格预报准确率(%

72.5

75

6

月气候预测准确率(%

73

77

7

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

85

90

8

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分钟)

42

45

9

公共气象服务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分)

90.7

保持90以上

10

气象灾害预警覆盖率(%

90

95

11

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

95

99

12

人工影响天气

年人工增雨(雪)量(亿立方米)

30

35

13

年人工防雹保护面积(万平方公里)

4

5

14

人才队伍建设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

85

90

15

科技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率(%

45

55

展望到2035年,基本建成气象强省。气象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贡献率显著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气象业务更加完善,全面建成区域气象防灾减灾中心,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气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气象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全面提升气象治理现代化水平,充分满足吉林全面实现现代化气象保障需要。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开放协同、研用结合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1.推动研究型业务技术发展。构建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业务技术体系,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深化科研和业务的深度融合,推进我省研究型业务建设。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行业相关科技力量的合作,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组建创新团队,围绕制约我省气象业务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推动业务技术支撑能力的提升。

2.强化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展台风、暴雨、沙尘、雾霾、强对流、雨雪冰冻、龙卷等高影响、极端性天气气候事件的机理研究。发展精细化数字预报技术,完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技术。研发智慧气象服务技术,加强气象条件对农业、生态、环境、海洋、健康、交通、能源影响分析技术研究。发展人工影响天气监测分析、作业指挥、催化、装备和效果检验评估技术。强化对智能观测、精细化网格预报、人工智能服务等技术的本地化应用。

3.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省级气象科研所的科研属性。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重点实验室及野外试验基地建设,完善运行管理及考核评估机制。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探索实行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度,创新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激发气象科技创新活力。建立开放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完善科技开发奖励制度。建立符合科研工作性质和规律的课题经费管理制度。完善气象科技评价机制,建立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制度。

4.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发展决策部署和各项改革目标要求,努力培养一批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爱岗敬业、业务与科研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人才。完善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引才留才机制,将气象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纳入吉林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长白山人才工程”,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高培训能力,丰富培训方式,政治理论培训与业务类培训有机结合。加大基层气象人才的培养和交流力度,不断提高一线业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优秀年轻干部培养。

(二)构建保障吉林振兴、精细智慧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

5.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发展基于影响的气象决策服务,开展极端灾害多发性及其影响异常性的气候风险研判和评估。完成全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精细化风险区划,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机制,实现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评估产品在城乡建设、灾害评估等方面的深度应用。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自然灾害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健全广覆盖立体化的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和社会传播标准规范体系。提升极端天气对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的影响评估和精准服务能力。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完善东部山区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提升中小河流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加强交通、电力等重点行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健全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工作机制,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依托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和松辽流域气象中心建设,打造区域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完善跨省(区)飞机增雨作业协调和流域水文气象业务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区域内飞机增雨作业协同保障和流域内水文气象信息共享应用及防汛抗洪联防联控,全面提升区域人工增雨抗旱、防雹和流域防洪服务能力。

6.发挥保障乡村振兴的基础性作用。聚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完善农业现代化气象保障体系,提升农业现代化气象保障能力,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全生育期的精细化智慧气象保障服务。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和影响评估能力,提高病虫害防治气象服务水平。建立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创建粮食品种选育气象服务示范。开展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和巨灾保险气象服务。提升长白山人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打造东部林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加强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工作,助力打造“吉字号”农产品品牌。提升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行政村全覆盖,加强农村气象服务站和信息员能力建设。

7.赋能吉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展全季全域旅游气象保障服务,提升“清爽吉林·22的夏天寒地冰雪和生态游等重点旅游产业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完善雾凇、红叶等自然景观气象预报技术,构建智能化、伴随式旅游气象服务新模式。面向公路、铁路、通用航空、物流等领域,开展交通气象风险隐患调查和风险区划,拓展海洋运输和陆海衔接的一体化交通气象预报服务保障业务,增强“冰上丝绸之路”和“丝路吉林”等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代流通体系气象保障能力。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监测、评价和预报业务体系建设。强化电网安全运行气象服务保障。

8.建设生态文明气象保障坚实屏障。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气象预报预警业务,建立“三区四屏两廊”生态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开展草原、湿地、农田、森林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气象影响评估和服务。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气象服务业务。提升中部地区主要污染物协同控制气象精细化评估水平,深化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业务。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机制,加强突发环境事件气象应急保障能力。

9.强化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气象服务。打造“吉林气象”服务品牌,构建智能化全媒体传播矩阵,实现气象信息触手可及。完善出行、康养、生活等气象指数预报业务,丰富场景化、个性化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游学康养等多元化需求。提高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覆盖率,促进城乡气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气象与城市安全运行、市政规划建设等精细化治理深度融合,提升智慧城市、平安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加强长春现代都市圈气象保障服务。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养。

10.发展智慧精准的气象服务业务。依托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基于开放式基础架构,建立智能化气象服务业务平台,依托气象服务融媒体矩阵,打造智慧化气象服务供给前端,实时感知用户需求,智能推送服务产品。建立贯穿数据、平台和前端的全链条、自动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加强格点化实况、多系列卫星遥感和智能网格预报等产品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打造精细服务产品体系。强化三维成像技术在服务产品展示中的应用,提升用户体验。推进气象服务信息嵌入用户系统。

11.提升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为主的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立完善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体制机制,发挥区域中心统筹协调作用。提升空地一体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加大对粮食主产区、重要农事期的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力度,加大森林草原防火期人工增雨降低火险等级作业力度。针对全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常态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完善九台飞机保障基地、敦化新装备试验考核基地和效果检验基地等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设,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支撑能力。

12.提升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力。结合我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需要,补充完善我省温室气体观测网,着力提升我省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监测评估能力与水平。构建我省气候变化大数据集。加强气候承载力监测分析评价和风险预警工作。提升承载力脆弱区气候变化监测能力,强化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完善针对重大工程建设、生态修复、国土资源规划等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体系,开展重大规划和重点工程对生态影响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围绕“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建设需求,强化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监测和评价,提升低碳试点气象服务能力,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气象保障。挖掘气候资源,推进国家级“气候宜居城市”“天然氧吧”“气象公园”等气候品牌建设。

(三)构建服务防灾减灾、精准智能的气象预报体系

13.发展数值模式应用业务。加强数值模式产品精细化检验评估,围绕预报预测、环境气象、海洋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农业生态气象服务等业务需求,发展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应用技术。提升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的快速同化、集合和概率预报技术水平

14.提升精准预报能力。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预报中的融合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精细、数字气象预报技术。完善智能网格预报,提升气象灾害精准预报能力和气候趋势预测水平。推进延边海洋气象台建设,发展精细化海洋气象预报业务,提升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发展多领域融合的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完善智能集约的监测预报预警业务平台。

15.完善预报业务体系。发展无缝隙预报业务。完善精细化实况产品的检验及应用业务。强化以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为重点的快速更新的短临预报业务,实现对冰雹、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客观预报。完善中短期网格预报业务,实现0-24小时逐小时间隔、1-10天逐3小时间隔、水平分辨率5公里的全省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网格预报。提升延伸期预报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发展气候预测业务,完善精细到县的全省月、季、年气温降水趋势定量预测。

(四)构建新技术驱动、精密连续的信息化和气象监测体系

16.健全立体精密的气象综合监测业务。发展综合、智能、协同的陆海空天一体化气象监测业务体系。在实现基本要素观测自动化基础上,逐步向观测设备和观测手段智能化转变,在气象灾害易发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观测空白区和国家安全重点区补充建设地面气象观测设备和天气雷达,强化精密立体观测能力。建设激光测风雷达,加强太阳能辐射观测系统建设。实现多手段大气垂直观测。提升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智能气象观测能力。开展全省自动气象站、雷达等主要技术装备和探空观测系统的升级换代工作,在现有探空站增加北斗导航探空功能。推动农业、生态、环境、海洋、交通等专业观测网建设。优化完善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建立面向不同应用、分级递进的质量控制和评估业务,开展数据质量动态追踪。强化装备检测测试平台和计量检定能力建设。

17.提升气象信息化水平。完善“数算一体”的“天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分布式气象服务数据后台,构建集约化数据环境,全面提升对气象业务、服务、科研和管理的平台与数据支撑能力,初步完成省级业务系统“云+端”升级改造。完善“天镜”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各项业务全流程监管。提升气象信息网络通信能力,实现省内百兆互联。

18.推动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推进基于物联网、5G等多源数据获取和传输技术,拓展大气数据获取渠道并提高数据质量。发展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大气科学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应用数据可视化和人机交互技术,丰富和完善大气实况数据及分析产品展现形式。建立全省统一的网络安全中心,实现网络分区划域和用户与应用的有效安全管控,推广应用国产化软硬件设备和应用技术,探索“零信任”安全架构的应用。

(五)构建共建共治、规范有序的现代气象治理体系

19.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吉林重大战略气象保障职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培育和发展专业气象服务,提高专业气象服务现代化水平。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做好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和不断完善,加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推进质量管理向预报、服务等领域拓展。统筹建立集约化新型气象业务技术体制,优化省、市、县级业务服务布局分工和流程。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深入推进气象“放管服”改革,推进气象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工作落实,建立健全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考评机制。

20.加强气象法规标准建设。以推进气象信息服务管理立法为重点,围绕“放管服”改革,及时提请修订吉林省地方气象法规规章。全面推行气象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强化气象行政执法监督,加强气象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构建适应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开展重点领域标准研究。以标准促进气象关键核心技术的业务化、产业化,提升标准的实施应用水平。建立完善标准实施、监督、反馈机制,加强标准化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21.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气象文化载体和内容。积极发挥共青团、工会等组织的作用,全面做好老干部工作,广泛传播气象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弘扬“特别能坚守、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天池气象人精神。加强科技展示馆、科普教育基地和文体设施等建设。

22.扩大开放合作。深入落实省部合作管理机制,完善省部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深化与韩国江原道地方气象厅的双边合作,进一步促进与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培育特色合作项目,推进气象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优化吉林气象发展环境。

2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面向基层气象台站,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气象台站业务运行环境,推进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气象台站综合能力,满足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

四、重点工程

(一)吉林省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

完善立体化全覆盖的监测网络,围绕防灾减灾重点区域增设气象探测设备,全面升级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智能气象观测系统。完善一体化气象综合预报预警平台,建立和完善北上台风、暴雨(雪)、强对流、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技术指标。构建基于“云+的协同预报预测业务平台。建设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服务,提高气象灾害的精细服务能力。搭建大数据环境,筑牢“云+的气象技术体制基础,实现气象业务系统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深度融合。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构建省市县一体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平台和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平台。完善城市内涝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建立新型智慧城市智慧气象功能模块,提升城市灾害风险智能感知和分区预警技术水平。升级省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全省自然灾害气象应急保障平台。构建面向松辽流域水利调度、交通运输、电力、旅游等行业的信息资源、模型数据库和服务平台。

(二)吉林省粮食和生态安全气象保障提升工程

完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升级运行超过8年的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建设遥测式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和作物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强化农业气象观测,统筹建设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系统、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气象保障系统、黑土地综合开发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和农业种子生产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榆树、白城和延吉农业气象服务分中心和梨树农业气象实验基地,建设国家级长白山人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和抚松人参气象服务试验基地,建立省级温室(棚膜)气象服务中心。

建设通量观测系统、植被及物候自动观测系统、高光谱辐射观测系统,提升生态气象观测能力。积极培育查干湖湿地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西部湿地典型生态系统的综合监测体系,建设生态气象预报预警和评估业务体系,完善生态敏感气象要素预报系统。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省市县一体化业务平台建设,建立森林草原火险和病虫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围绕“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建设需求,建设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监测、评价和预报系统。

提升人工增雨作业服务能力,加强飞机作业保障基地建设,开展地面作业装备自动化升级改造,强化标准化作业站点建设。建立人工防雹作业新模式,建立完善现代化人影信息业务系统,建立完善松花江上游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示范区,建设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科技馆。

(三)吉林省海洋气象服务保障工程

建设海洋综合观测系统。推进珲春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基于卫星、雷达、探空、地面遥感、船舶气象站等建立岸海空一体化海洋气象综合监测网,填补我省海洋气象灾害观测空白,提高海洋气象要素及气象灾害监测能力。

建设海洋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基于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和全球网格预报产品,建立吉林经济社会发展涉及海域海洋气象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完善海洋气象预报预警指标体系,建设吉林省海洋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业务系统,提高海上大风、海雾和海冰等主要海洋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水平。

建设海洋气象服务系统。结合租赁港口、远洋运输和近海事故救援等海事活动需求,建立基于影响的海洋气象服务业务系统,提升海洋气象服务能力,服务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四)吉林省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集中资源攻坚克难,重点完成“十三五”时期未进行综合改造的台站建设任务。围绕气象业务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实施业务用房新建、改建和扩建,初步建成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气象台站,满足保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

优化基层台站业务运行环境,围绕气象现代化建设新需求,着力打造智能台站,建设和优化综合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对台站供配电系统、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显示平面、计算机硬件平台等更新升级。着力营造气象文化氛围,提升气象台站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硬件支撑能力,适应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对基层台站建设新需求。

强化基层台站配套设施建设,围绕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开展专项升级改造建设,补齐水、电、暖、气、路、围墙、护坡、消防、电梯、安全监控等短板,加强安全防护设施、防雷设施、消防设施等规范化建设,杜绝安全隐患。加强台站园区环境综合改造。根据实际需求开展职工食堂、值班宿舍建设,解决职工值班和过渡性住宿问题,为基层职工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常态化、制度化,为吉林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二)加强组织协调

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规划有效实施的保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规划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做好本规划与《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各有关部门规划之间的衔接,做好与部门内各专项规划和各市级规划的协调。

(三)加强资金保障

落实国家支持气象发展有关政策,推进气象部门中央和地方财政保障范围划分政策落实。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气象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大对气象重点工程的投入。探索建立主要受益行业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源参与气象科技创新与服务供给。

(四)加强监督落实

细化落实本规划目标任务的职责分工,强化督查督办抓落实,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完善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制度,健全规划实施评价标准,适时组织开展实施情况评估,把监测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规范气象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